“请您骑车务必佩戴头盔”“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在伊金霍洛旗的路口,常常看到身穿红色志愿马甲,手拿红色小旗帜的志愿者在提醒或劝导行人及非机动车文明出行,引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今年65岁的退休老党员李振华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只见他站在路口注视着来往车辆和行人,看到有不文明行为,他便上前耐心劝说。“每个人文明了,咱们这个城市才能文明,我们做的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人人出一点力,大家都受益。”李振华说。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场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有退休老党员,更有机关在职人员、大学生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截至目前,全旗志愿者注册人数4.1万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达到82万小时。
如何让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扩大城市文明“同心圆”,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题中之义。走进王府路社区,“有事儿没事儿找书记”9个大字直入眼帘。今年以来,王府路社区创新开展“有事儿没事儿找书记”活动,目的就是围绕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问题反馈、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岗位需求等问题,由社区链接各类资源、协调多元主体力量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让有事儿的群众得到满意的答复,让没事儿的群众有事可做,这是我们的初衷和最终目标。”王府路社区党委书记蒋娜说。如何让志愿服务开出“四季花”?
以城市的名义礼遇志愿者便是伊金霍洛旗给出的答案。早在2018年,伊金霍洛旗就出台了《伊金霍洛旗好安达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让志愿者在住房、入学、医疗等20个方面收获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连续开展五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评比活动,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750多人(户),不断擦亮“志愿服务之城”底色。
此外,伊金霍洛旗全力筑好文明实践的“蓄水池”,持续推动志愿服务“细水长流”,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35”建设行动、调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织机构、建立文明实践三级微信矩阵,运行“群众点单、中心(所、站)制单、层层派单”管理体系。旗级“8+N”15支常备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卫生环保、文化文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培育发展了112支农牧民自治草根文明实践队伍。
如今,走在伊金霍洛旗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帮助他人的情景,志愿服务正加速转化为提升文明城市水平的“内动力”,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出更多作用。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粒粒“种子”,在社区、村镇和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形成文明之花遍地开放的良好态势,伊金霍洛旗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涟漪效应正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