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是哪个城市_五联全国都一样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五联是哪个城市的学习路径,同时也会介绍五联全国都一样吗的相关内容。
本文目录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地名千奇百怪,有些地名让人感到陌生,而有些地名则充满了神秘感。今天,我们要来揭开一个神秘地名——“五联”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属于哪个城市。
一、五联的由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联”这个名字的由来。据历史记载,“五联”这个名字起源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地处丘陵地带,四周环山,景色优美。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村庄有五户人家,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历史,后人将这个村庄命名为“五联”。
二、五联所在的城市
五联究竟属于哪个城市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五联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小县城——德安县。德安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江西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三、五联的地理位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五联的地理位置。五联位于德安县西南部,距离县城约2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有两条省道穿过,分别是省道S205和省道S206。五联还靠近九江市的庐山机场,距离约60公里。
四、五联的特色景点
五联虽然是一个小村庄,但这里却拥有许多特色景点。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景点:
景点名称 | 景点简介 |
---|---|
五联古村落 | 五联古村落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了解我国南方古村落风貌的好去处。 |
五联水库 | 五联水库风景优美,是钓鱼、划船的好去处。 |
五联瀑布 | 五联瀑布气势磅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
五联花海 | 五联花海每年春季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
五、五联的美食
除了美丽的景色,五联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以下是一些五联的美食:
美食名称 | 美食简介 |
---|---|
五联豆腐 | 五联豆腐选用当地优质黄豆制作,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
五联腊肉 | 五联腊肉选用当地土猪肉,经过独特工艺腌制而成,风味独特。 |
五联粽子 | 五联粽子选用当地优质糯米和肉类,口感鲜美,是端午节必备美食。 |
五联,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名,如今已经揭开了它的面纱。它位于江西省德安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美食丰富的村庄。如果你有机会,不妨来五联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好时光。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属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犍为县位于岷江下游、川西平原西南边缘、乐(山)宜(宾)凉(山)自(贡)四市州交汇处,是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区辐射的重要节点,乐山南翼城市群中心。全县辖30个乡镇347个行政村41个社区476个居民小组289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万亩、林地60万亩、其他农用地48万亩,总人口57万,其中农业人口43.2万。近年来,犍为县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城市面貌变化明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先后创建成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整合涉农投资试点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桫椤之乡、中国茉莉之乡以及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县城玉津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改革和发展试点城镇。
犍为县地处岷江江中下游,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o43’35”~104 o ll’48”,北纬29 oOl’02”~29 o27’47”。县东北与荣县交界,东南与宜宾县为邻,两南与沐川县相交,两北与五通桥区、井研县毗连。县城玉津镇在岷江两岸,中心位置东经103 o56’47”,北纬29 o12’43”,距乐山市58千米,距成都市183千米,由国道213线连接;江水环流其东北面,城南为平坝,城西为丘陵。
县境的地质构造,属川中台拱威远窟窿构造西部(威西地区)及沐川—马边弧形褶束,地质构造简单,断裂稀少,以东北向或近东西向的平缓褶皱(背斜、间斜)构造为主,褶皱两翼地层形状平缓,岩层倾角6°—20°。县境内按地质特征差异,以岷江为界,大致划分为东西两部:河东属威远窟窿构造西部铁山背斜;河西属沐川—马边弧形褶束。
河东铁山背斜从罗城西延寿保,南延定文,直趋伏龙,蜿蜒玉屏,成一弧形脊背,形成浅中丘地形。岩层倾角4°—15°。地层分布以株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和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为主。
龙孔向斜呈东南向,东起纪家乡,南到孝姑乡止,形成中丘中谷地形。岩层倾角6°至20°。向斜轴部地层以白垩系夹关─灌口组为主。两翼有株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和遂宁组分布。
柏棵──榨鼓向斜呈北北东向。北东起自荣县县境,经公平到田坝,经榨鼓到九井乡止,形成单斜中立中谷地形。岩层倾角10°至25°。向斜轴部地层以株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为主,四周依次有遂宁组、蓬莱镇组分布。
河西属沐川──马边弧形褶束。从马边分南北两系经沐川进入县境。北系介入罗叶溪和马边河之间,包括菜子坝、马庙等乡。断层交错,沟深壁峭,多形成坪状低山地形。岩层倾角10°至30°。地层分布以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为主,次为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南系介于马边河大龙溪之间,包括同兴、双溪等乡。分布地层以须家河组为主,自流井组零星出露于上,岩层倾角10°至20°。(见下页地层系统简表)
县境地形东北、西南高、东、南低。东北部的铁山海拔723米,西南部的梁家山海拔1047米,东部的龙孔乡海拔358米,南部新民乡的板板桥海拔305米,呈起伏不平的丘陵、低山地形。岷江、马边河流经县境,形成沿河两岸的冲积平坝。地形特点是平坝、丘陵、山地皆具,以丘陵为主。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地形类型成因、海拔高度等,又可分为6个小地貌单元。
缓丘宽谷。面积53万余亩,分布于铁山以西、岷江以北的罗城、敖家、寿保、定文、下渡、岷东、舞雩等乡。海拔400至470米,相对高度10至30米,谷宽50至150米。谷底平坦,比降较小,地势开阔,田地块大,光照较好,土壤熟化度较高,是粮食、蚕桑、水果的重要产区。
单斜低丘中谷。面积29.8万余亩,主要分布于县境岷江以东铁山背斜一带的五联、青狮、金井、共同、纪家、新盛、玉屏、伏龙、下渡等乡。海拔430至550米,相对高度30至80米,谷宽50-80米,多由上沙溪庙组地层组成,地势起伏大,坡长陡,谷宽冲长,比降较大,旱地水土流失严重。
馒头状中丘中谷。面积30.6万余亩,分布于县境东部的龙孔、大兴、四联、公平、龙华等乡。由灌口一夹关组砖红棕红色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岩层近于水平,丘顶圆滑,梯台明显。海拔高度450至660米,相对高度50至100米。旱地小块,多梯台地,谷宽冲长,田块较大,比降较小,是粮食、花生和用材林主要产区之一。
单斜中丘中谷。面积41万余亩,分布于白果至榨鼓向斜一带的田坝、铁炉、榨鼓、龙溪、九井、四平等乡,多由上沙溪庙组和遂宁组厚泥岩组成。因地质作用的不同形成的地形单面山居多,土壤冲刷严重。海拔425至597米,相对高度90-100米,是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坪状低山峡谷。面积39万余亩,分布于马庙、菜子坝、同兴、新政、泉水等乡,属须家河组地层发育而来。海拔500至800米,相对高度100至200米。其特点是山高、岭平、谷峡、田地块小,是用材林、毛竹林、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
近代河冲(洪)积平坝。面积12.45万亩,分布于岷江、马边河河谷地带的石溪、塘坝、安乐、洛江、南岸、下渡、孝姑、新民等乡。岷江两岸有:石马坝、镇江坝、叉鱼坝、芙蓉坝、黄旗坝、南门坝、高家营、丁家坝、虎吼坝、望鹿坝等;马边河河谷地带有:老鸦坝、洛江坝、康家坝、南岸沱等,其中以石马坝、黄旗坝、高家营、丁家坝、洛江坝较为开阔。海拔308至360米,相对高度10至20米。大地形开阔平坦,小地形起伏较多,是粮、油、蔗、烟、茉莉花的主产区,也是良种繁育主要基地。
县境还多溶洞,仅泉水乡就有10多处,较大的有泉水乡黑_凼洞、羊角洞、响水洞、女儿洞。金井乡的飞鼠洞。寿保乡的干溶洞。其中黑_凼洞溶洞最大,洞内钟乳石甚多,十分壮观。此外,铁炉、纪家、青狮等乡均发现有溶洞。
今犍为县地,秦时属蜀郡。自汉至隋,大部分时间隶于犍为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西南夷”,置犍为郡。郡治_(今贵州省遵义市西)。元光五年(前130年),郡治移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东)。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移治_道(今宜宾市),后移至武阳(今彭山县境)。犍为郡初领县十二,即_道、江阳、武阳、南安、资中、符县、牛_、南广、朱提、存阝马阝、堂_、汉阳(见《华阳国志》、《汉书·地理志》)。今犍为县地当时隶于南安县(治所今乐山市市中区)。
南齐时,犍为郡治由武阳迁_道,仍辖南安、冶官等县(见《齐书》)。今犍为县地属南安、冶官等地。至永元二年(500年),废冶官县,县地仍属南安。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改_道为戎州(治所今宜宾市),辖今犍为县地(见《梁书·地理志》)。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在原南安县境设置沉犀郡,立武阳县(见《北周书》)。这是今县境置县政权的开始。郡、县治均在今犍为县境(见《隋书》、《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北周所置沉犀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属戎州,这是今县境称犍为县之始。县治所在今治东南十五里。据《元和志》载:“西北至(嘉)州一百五十六里”,“大江、在县西十步”,“大鹿山,在县北一里”,“沉犀故城,在县东南三里”。据此,当在今河口对岸之宝乘寺地带,现为孝姑乡永平村境。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治所未变,并分出北部县地设置玉津县,以江有璧玉津得名。治所在县北九十里之冠英场(见《清一统志》)。同年,复置冶官县,今县地东北部属之。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犍为县属戎州,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属嘉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嘉州为犍为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犍为郡复为嘉州,犍为县均先后隶之,治所未变(《旧唐书·地理志》)。乾元元年之后,再无犍为郡,只有犍为县了。
后蜀明德三年(936年),铁山僚族攻城,犍为县治由岷江东岸迁至西岸。“县南临大江”,“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其地当在今犍为治所(见《寰宇记》、《清一统志》)。
北宋初,犍为县仍隶嘉州。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废玉津县为镇,并入犍为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县治所移惩非镇(见《宋史·地理志》),其地即今清溪镇。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犍为县属嘉定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嘉定府置总管府。属四川行中书省。领县七,犍为即其一。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嘉定府为嘉定府路,省冶官县元代犍为县治《元史·地理志》失载,但据《明史·地理志》所记可以推知,县治在玉津镇(今五通区冠英乡)。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改嘉定府路为嘉定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嘉定府为州,直隶四川布政使司,领县六,犍为即其一。洪武中,县治从玉津镇(在今五通区冠英乡)迁惩非镇(见《明史·地理志》)。后又移治今县城玉津镇。
清初,州县依旧。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府。犍为县属嘉定府,治所未变。
民国元年,废道制,府、州、厅由省直辖。置县公署,设县知事。犍为县仍属嘉定府,县治在今玉津镇。
民国2年,划全省为七道。将府、州、厅一律改称为县,以道辖县。犍为县属上川南道。
民国3年,改上川南道为建昌道,犍为县属建昌道。
民国19年,撤销道制,以省辖县,犍为县直属四川省。
民国24年,划全省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另设西康行政督察区。犍为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犍为隶属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将四川划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行署下设专区,犍为县属川南行政公署乐山专区。
1953年撤销行署,成立四川省,省以下仍设专区。犍为县属乐山专区。
1968年,专区改称地区,犍为县属乐山地区。
1985年5月,撤销乐山地区,改为乐山市,犍为县属乐山市。
2020年12月,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布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犍为县上榜。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犍为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犍为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犍为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北纬28°51′,东经118°30′。总面积1099.07平方千米。总人口32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天马镇胜利街29号,邮编:324200。代码:330822。区号:0570。拼音:Changshan Shi。
行政区划
常山县辖7个镇、7个乡:天马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东案乡、宋畈乡、何家乡、新桥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
天马镇辖金川、东明、定阳、文峰、渡口、屏山、紫港7个社区,北屏山、西峰、东方红、常年青、南前坊、蒲塘、七里_、程村、上埠、上蒋、上淤、中淤、下淤、朱家坞、登丰、樊溪、陈家、鲁里、鲁蒋、徐村、枧头、大弄口、金家畈、大麦淤、学堂山、外港、、特畈、季村、姜家堡、丁家坞、詹家山、孔家_、后坊、麦坞、渣濑湾、富足山、周塘、铜岭、中峰、龙潭、五联、钳口、石坝、袁青口、新联45个村委会。
辉埠镇辖辉埠社区,灰山底、上辉埠、下辉埠、蒋建、高峰、菱湖、山背、西坞、大埂、鸭坞、石木岭、东乡、杨梅_、童家、塘底、久泰_、南_17个村委会。
招贤镇辖招贤、大溪沿、古县畈、高埂、官庄、渔溪口、汪家淤、李家淤、纱帽山、大坑口、古县、石井口、藕塘、井坞、箬溪、符家、里方山、外方山、游林、大麦坞、溪上、樊村、五里、大_、山底、浦口、鲁士、泉目山、象湖29个村委会。
青石镇辖溪口、澄潭、高铺、底铺、大塘后、丁家、九龙山、和尚_、中心、桥亭、飞碓、马车、周家坞、湖山、砚瓦山、天井头、上阁、下阁、山溪边、湖头、湖边、虹桥、陈家墩、苗山头、山头、塘边、新站、江一、江二、江三、江四31个村委会。
芳村镇辖水阁亭社区,芳村、上猷阁、下猷阁、猷阁口、雅塘、大坞篷、新福、西山、前溪、红旗岭、桐坂岗、岭后殿、石壁底、大处、半坑、洁湖、河边山、前进、石塘、古溪、金川、岭上埂、修书埂、修书、井河25个村委会。
白石镇辖宝石街社区,白石街、小白石、十八里、新安、蒋莲铺、胡家村、曹会关、江家坝、草坪、周家园、苏家科、下西塘、新移、范村、西塘坳、白马_、岭头17个村委会。
球川镇辖龙头街社区,球川、溪边、桥头、竹林、荷村、乌麦田、塘岭、山岭、东坑、金荷、碧石坞、新篷、杨家、曹宅、黄家_、红旗岗、西村、太平、新屋、东山、草_口、后_、芙蓉、前旺、坞口、百兴、新良、棋盘山、天井坞、吴家、王家、三溪、新吴、常周、三里江、新店、上安、馒头山、新民、龙绕、九都、冯家滩、新舍、黄泥畈、沙安45个村委会。
何家乡辖樊家、文图、溪东、源口、石门、璩家、煤山、江源、何家、黄冈、金家、璞石、蒋村、红旗14个村委会。
宋畈乡辖上宋畈、下宋畈、灵峰寺、西坑、桐村、彭川、石岩、五爱、新江、东山根、路里坑、下篷、双溪口、建新、达坞、松香门、东鲁、东湖、西张、豺里、龙头、坪山、林畈坞、后社、舒家、黄坞岭26个村委会。
东案乡辖东案、_坞、上初、马初、田蓬、前库、里村、官池、卢家、墅口、外宅、高角、后宅、底角、梅树底、淤里、东头、呈村18个村委会。
大桥头乡辖大桥、石村、桥坑、_淤、客_、永旺、大楼底、上新屋、詹家、花厅、莲塘、古塘、水牛坞、新村14个村委会。
新昌乡辖新昌、彤坑、下徐、黄塘、_辂、鄢家、谢家、外_辂、岩前、瑶岭、郭塘、葛畈、吴家村、新峰、对坑、祝家源、蕉坞、铜山、下坑坞、达塘、对坞、安坑、半源、西岭脚24个村委会。
新桥乡辖新桥、塘头、溪源山、前山、西岭冈、横山路、源头、东岭、詹村、岩背、前庄畈、姜家、坞石坑13个村委会。xzqh.org
同弓乡辖关庄桥、湖石头、长淤、下东山、竹蓬底、山边、过坑、伏江、胡村、彤弓山、杜亭畈、新虹、赤阳冈、山明14个村委会。
新都办事处辖十里山、宿村、常桥、新建、五里亭、十五里、菖蒲塘、蒋家、叶姑岭、四都10个村委会。
合计:11个社区、342个村委会。(社区、村委会名录根据“衢州地名网”)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
2000年,常山县辖7个镇、1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654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天马镇 42125辉埠镇 11591芳村镇 12078球川镇 12081白石镇 7576招贤镇 14067青石镇 14967何家乡 11171宋畈乡 8568东鲁乡 5619湖东乡 12038狮子口乡 10703二都桥乡 6365新桥乡 4772芙蓉乡 5955新昌乡 9093金源乡 5313龙绕乡 10701同弓乡 8439钳口乡 6800大桥头乡 1093J东案乡 7694阁底乡 12718五里乡 14102
2001年12月7日,浙政函[2001]260号批复同意常山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二都桥乡、狮子口乡、湖东乡建制,与天马镇合并。天马镇辖48村、10居,驻胜利路40号(原址)。
2002年,常山县辖7个镇、14个乡,11个居民区、341个行政村:天马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何家乡、宋畈乡、东鲁乡、新桥乡、荚蓉乡、新昌乡、金源乡、龙绕乡、同弓乡、钳口乡、大桥头乡、五里乡、东案乡、阁底乡。
2005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常山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5〕60号),11月12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常山县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衢政发〔2005〕56号)精神,常山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一、撤销钳口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天马镇合并。调整后,天马镇辖59个行政村、7个社区,镇政府驻地不变(胜利街40号)。
二、撤销东鲁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宋畈乡合并。调整后,宋畈乡辖2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上宋畈79号)。
三、撤销五里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招贤镇合并。调整后,招贤镇辖2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集贤路4号)。
四、撤销阁底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青石镇合并。调整后,青石镇辖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不变(清溪路2号)。
五、撤销金源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东案乡合并。调整后,东案乡辖1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东安街9号)。
六、撤销芙蓉乡建制,将其部分行政区域(古溪、金川、岭上埂、修书埂、修书5个行政村)划归芳村镇。调整后,芳村镇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地不变(芳鑫北路2号)。
七、调整新昌乡行政区域,将原芙蓉乡部分行政区域(对坞、安坑、半源、西岭脚4个行政村)划归新昌乡。调整后,新昌乡辖2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新创路101号)。
八、调整新桥乡行政区域,将原芙蓉乡芙蓉水库区域划归新桥乡。调整后,新桥乡辖1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新桥11号)。
九、撤销龙绕乡建制,将其行政区域与球川镇合并。调整后,球川镇辖45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红旗岗红旗路59号。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常山县辖天马、辉埠、招贤、青石、芳村、白石、球川7个镇,何家、宋畈、东案、大桥头、新昌、新桥、同弓7个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山县辖7个镇、7个乡:天马镇、招贤镇、辉埠镇、芳村镇、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东案乡、宋畈乡、何家乡、新桥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常山县位列第48。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常山县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常山县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常山县上榜。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常山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3月,常山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家政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区)名单,常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常山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闽浙赣片区)。
2016年2月,常山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常山县为2013年国家园林县城。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介于南京、芜湖之间,紧倚并隶属于钢城马鞍山。总面积1385平方千米(简册)/1346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4年)。
县人民0驻姑孰镇,邮编:243100。代码:340521。区号:0555。拼音:Dangtu Xian。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
行政区划
当涂县辖10个镇、4个乡: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石桥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丹阳镇、博望镇、新市镇、大陇乡、年陡乡、江心乡、湖阳乡。
历史沿革
本汉县,属九江郡,故城在今蚌埠市西郊涂山。据《元和郡县志》:“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晋成帝时,以江北当涂流民纷纷渡江南下,乃于江南侨立当涂县。隋移今治,沿用侨置县名。
链接:“宋至1987年行政区划”
?年,当涂县辖10个镇、15个乡:城关镇、黄池镇、乌溪镇、丹阳镇、博望镇、银塘镇、薛津镇、护河镇、新市镇、龙山桥镇、马桥乡、新丰乡、太白乡、湖阳乡、大陇乡、新博乡、新桥乡、年陡乡、查湾乡、江心乡、黄山乡、围屏乡、塘南乡、亭头乡、石桥乡
2000年,当涂县辖14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29340人,其中:城关镇 68982黄池镇 20645乌溪镇 23261马桥镇 19026石桥镇 24981塘南镇 30466护河镇 30603薛津镇 26578丹阳镇 25836新市镇 33492博望镇 47140新博镇 32947龙山桥镇 17703银塘镇 11922亭头乡 27317大陇乡 16107新丰乡 11972太白乡 12035围屏乡 18579新桥乡 29228年姥乡 14025查湾乡 18438湖阳乡 26867江心乡 24342黄山乡 16848
2004年1月,撤销11个镇和8个乡,新建7个镇和2个乡,保留4个镇和2个乡。(安徽省民政厅民地字[2004]5号批复)(马鞍山市人民0马政秘[2004]3号2004年1月8日批复)
一、将原城关镇、围屏乡整建制和黄山乡的黄山村、竹山村、五联村、章塘村以及原新桥乡的莲云村、金塔村、宝塔村合并,设立姑孰镇。调整后的姑孰镇辖10个居委会、35个村委会,面积113.94平方千米,人口10.81万人,镇0驻姑孰镇南营路。
二、将原黄池镇、亭头乡整建制合并,设立黄池镇。调整后的黄池镇辖2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5.06万人,镇0驻黄池。
三、将原石桥镇、马桥镇整建制合并,设立石桥镇。调整后的石桥镇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面积89.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镇0驻石桥。
四、将原丹阳镇、薛津镇整建制合并,设立丹阳镇。调整后的丹阳镇辖3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面积126.96平方千米,人口5.67万人,镇0驻丹阳。
五、将原博望镇、新博镇整建制合并,设立博望镇。调整后的博望镇辖3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8.45万人,镇0驻博望。
六、将原龙山桥镇、太白乡整建制和新桥乡的灯塔村、涂山村、永兴村、花元村、程桥村、安民村、宁西村、宁兴村、秦河村、塔桥村、长沟村、新桥村、金涂居委会合并,设立太白镇。调整后的太白镇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5.09万人,镇0驻龙山桥。
七、将原银塘镇整建制和黄山乡的金山村、卸巷村、宝庆村、石船村、陈家村合并,设立银塘镇。调整后的银塘镇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面积53.12平方千米,人口2.36万人,镇0驻银塘。
八、将原大陇乡、新丰乡整建制合并,设立大陇乡。调整后的大陇乡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面积59.6平方千米,人口3.28万人,乡0驻大陇。
九、将原年陡乡、查湾乡整建制合并,设立年陡乡。调整后的年陡乡辖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面积68.7平方千米,人口3.01万人,乡0驻年陡。
十、保留塘南、新市、护河、乌溪4镇和江心、湖阳2乡。
2004年,将当涂县的银塘镇划入马鞍山市雨山区。2004年底,当涂县辖10个镇、4个乡。
2021年4月,当涂县上榜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第4名。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当涂县入选。
2020年11月,“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榜单新鲜出炉,当涂县位列第27名。
2020年6月,当涂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南片区)。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当涂县榜上有名。
2020年5月,当涂县上榜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主导产业为河蟹。
2020年4月,当涂县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名录。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当涂县位列第33名。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当涂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当涂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当涂县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0月,当涂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当涂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76名。
2019年10月,当涂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28名。
2019年10月,当涂县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76名。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当涂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10月,第二批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出炉,当涂县榜上有名。
2018年8月,当涂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8年1月,农业部授予当涂县“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三批)”称号。
2017年12月,当涂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11月,当涂县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05年,当涂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81名。
感谢您浏览本篇文章,关于五联是哪个城市和五联全国都一样吗的解答到此结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