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诚信文化
来源:伊金霍洛旗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12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早期,诚信就被先人所推崇。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教育学生,强调“文、行、忠、信”。《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将“诚信”提升到哲学层面,视为自然法则、人伦之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思辨与劝诫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枝蔓中,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体现在做人做事、从商从政各个方面,具有丰富内涵。择其要旨而言,可以概括为:诚者,不自欺,要做到表里如一;信者,不欺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诚信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要求人们信守诺言、遵守契约;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要做到做人实在,不矫饰、不虚伪。

伊金霍洛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蒙公网安备 15062702000162号
蒙ICP备2021001455号-1
邮编:017200
电话:0477-86991277
邮箱:yjhlqwmb@163.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